量具的選用原則

量具的誤差會直接造成測量的誤差,合格的工件,可能被測定為廢品,而廢品則可能被誤定為合格品。這就給我們提出了一個正確選用測量工具的問題。
在很多場合,測量方法的精 確度主要取決于所采用量具的精 確度。當然,對于精密測量來說,測量條件(如溫度、振動、灰塵及操作方法等)是主要影響因素,但量具的正確選擇更為重要。
故在選用量具時,應考慮以下幾點:
1. 應根據被測工件的結構和精度要求等因素來選擇
工件的大小、結構形式、剛性、表面粗糙度和公差大小等因素是選用量具時應該考慮的因素。例如根據工件被測尺寸來確定所選用量具的測量范圍;根據工件的結構開關來確定選用量具的型式;根據工件的剛性來確定選用不同的測量方式的量具等。
2. 應根據工件的加工方法、產量及經濟性來選用
熟悉工件的加工方法、定位基面等不僅是測量的需要,而且對選用量具也是十分必要的。例如要測量某工件的對稱性;在只磨削一個加工面的情況下,可考慮采用高度卡尺測量,而在磨完兩個加工面的情況下,需進行形位誤差測量,便可考慮采用百分表進行測量。
對單件小批生產,應盡可能選擇通用量具;對于成批生產,應選用專用量具;對大批量生產,則應選用高 效率、半自動或自動化的專業量具。
選用量具還應考慮經濟性指標,如量具的價格、使用壽命、檢修時間、操作的難易程度。
3. 應根據量具的技術指標來選用
量具的技術指標有多項,但其中有的指標對選用量具是必不可少的。像量具的極限誤差、讀數精度和示值誤差指標等,便是選擇量具的主要依據。例如:測量某一軸徑,它的公稱尺寸是44mm,公差為0.017mm,0-150mm游標卡尺的精度為± 0.02mm,滿足不了其測量要求,則可選用(25-50)mm外徑千分尺來測量。
選用精度過高或過低的量具都是不合理的。正確選用量具的原則是:零件的測量極限誤差要小于或等于被測工件允許的極限誤差。
量具的選用原則 2015-7-22 本文被閱讀 5144 次
上一條:常用加工工具磨具種類及工作原理介紹 | 下一條:山東圖奧SK7850G數控鏟磨床視頻剪輯 |